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專 題
50後圓夢
50後的自得其樂
省力照顧
LOVE!打造想住一輩子的家
去遊學!
顛覆老後
美好的告別
熟年的Sex&Love
50後同學會之必要
瀏覽專題全部
71歲楊寶秀:罹癌後反而成為搖滾鼓手,因為「快樂啊」!
一月 30,2019
不悲情、不犧牲奉獻!譚敦慈:不當一百分媽媽,愛才更健全
十二月 07,2018
73歲YouTuber林經甫:學自拍,生活變「有感」了!
十一月 30,2018
生活都是磨難?黃越綏笑看:所以50歲後人更要幽默啊
十一月 23,2018
不想做家事?滑手機就有人來幫忙的13個「家事代行」服務
八月 27,2018
【省力照顧專題】爸媽行動不便,該買福祉車或是搭計程車?
八月 22,2018
【省力照顧專題】如何運用智慧輔具,讓獨居父母更安全?
八月 15,2018
老後有些麻煩,讓機器幫你解決:最新智能居家服務
六月 21,2018
老後懶幸福:如何讓家中每個元素,都為身體「省力」?
六月 14,2018
老後居家規劃要得「眼緣」:怎麼看得順眼,住的安全?
六月 08,2018
距離近易入手!第一次的日本熟齡遊學指南
六月 06,2018
50歲去遊學,邱麗芬:人生前半場努力,是為了在下半場收穫
五月 25,2018
邊渡假邊學習正夯!50歲後的熟齡遊學指南
五月 17,2018
獨家專訪AARP執行長Jo Ann Jenkins:50歲後,成為自己想變成的那個人
五月 04,2018
顛覆旅行家陳維滄:70歲後才遠征南北極,OK的!
四月 23,2018
71歲讀高齡學研究所的陳堅志:不靠子女,自己學怎麼變老
四月 16,2018
「多死時代」來臨:不怕!反而更該提早企劃的快樂告別學
三月 30,2018
喪妻之後 朱全斌:和韓良露道別,我學會一個人生活
三月 26,2018
遺物處理學:解讀往生者想告訴你的最後一句話,然後放手
三月 20,2018
賴佩霞X Bob夫妻對談:親密不只在床上,而是生活的點點滴滴
二月 22,2018
和你的另一半太熟了?我們需要在一起,也需要分開
二月 13,2018
美日熟年新趨勢:不上床,但一起睡的「睡友」
二月 12,2018
徐薇的同學會:小時候的朋友是緣份,現在的好友是選擇
一月 26,2018
你是人見人愛的開心果,還是討厭鬼?同學會do's and don'ts 16條
一月 09,2018
吃喝,讀書或是跳舞 同學會好地方推薦三家
一月 09,2018
人 物
生 活
心 靈
理 財
健 康
創新安老
專 欄
法律百科
王琄
美的好朋友
杜丞蕓
吳佳璇
張曼娟
照護線上
龍吟研論
林黛羚
丁菱娟
楊寧茵
律師娘
林靜芸
主婦聯盟合作社
梁旅珠
瀏覽專欄全部
【法律百科】大半輩子都忙家務,可向另一半要求金錢給付嗎?
一月 24,2019
【法律百科】家裡的外籍看護或幫傭,合法工作內容有哪些?
十二月 27,2018
【法律百科】住照護機構的長輩拒食,可要求不強迫灌食嗎?
十二月 04,2018
【王琄專欄】新年一起這麼做!清理過去50年,轉念往前走
一月 22,2019
【王琄專欄】年邁父母說不出口的苦,自己過了中年才懂
十二月 27,2018
【王琄專欄】50後就不需要愛情了嗎?我的日常戀愛練習
十一月 26,2018
50後必知的白髮正確處理:最好不要拔!多吃黑色食物有用嗎?
一月 23,2019
抗頭皮屑洗髮精怎麼挑?醫師:看瓶身上是否有這7種成分
十一月 16,2018
【杜丞蕓專欄】髮量一直悄悄變少?避免4習慣,這樣按摩有救!
一月 31,2019
【杜丞蕓專欄】40後皮膚分泌「老人味」是必然!怎麼改善?
十二月 28,2018
【杜丞蕓專欄】50後別苦待自己!樂在「吃」才有底氣抗衰老
十二月 11,2018
【吳佳璇專欄】隔代教養的童年,領我到伊豆作家井上靖故鄉
十一月 02,2018
【吳佳璇專欄】奔跑吧,婦女!鎌倉東慶寺的心靈一日遊
九月 18,2018
【張曼娟專欄】我是誰?中年心靈獨立後,重新思考
一月 03,2019
【張曼娟專欄】當父母老了渴望被包容,能伸出雙手牢牢接住嗎?
十月 19,2018
【張曼娟專欄】不用過度為年輕人擔憂,好好經營自己的中年期
八月 24,2018
【照護線上】不一定會胸痛才是心臟病!3大保命必知身體警訊
一月 11,2019
【照護線上】如何避免中風?檢查自己是否有「心房顫動」
八月 16,2018
【龍吟研論專欄】全台調查:退休生活吃出困擾?男女大不同
十一月 28,2018
【龍吟研論專欄】50歲後新生涯,如何才能讓才藝變專長?
八月 13,2018
日本經驗:從失能失智「前期症狀」下手,老人健康國家省錢
七月 16,2018
【林黛羚專欄】空巢期居家改造,孩子的房間還要留嗎?
二月 15,2019
【林黛羚專欄】保護自己!50歲後該規劃家中「水區」鐵三角
十一月 28,2018
【林黛羚專欄】老後的住所這樣規劃,一個人住更幸福
八月 24,2018
【丁菱娟專欄】看不慣年輕人?轉念向他們學,生活變好玩
一月 30,2019
【丁菱娟專欄】如何讓運動不只是規定,而是忍不住的樂趣?
十二月 18,2018
【丁菱娟專欄】沒試過一人旅行的暢快?從輕旅行開始練習
十一月 07,2018
【楊寧茵專欄】我們很有用!只雇55+員工,營收破億的南韓企業EverYoung
九月 11,2018
【楊寧茵專欄】新一代的50+,要的不只是「健康」而已
四月 03,2018
【楊寧茵專欄】「新新老人世代」,如何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
三月 09,2018
【律師娘專欄】離婚財產怎麼分?不是「一人一半」,一次搞懂
一月 17,2019
【律師娘專欄】離婚後,「隔代教養」會影響小孩的監護權嗎?
十二月 21,2018
【律師娘專欄】兄弟姊妹侵害我繼承遺產的權利,怎麼辦?
十一月 20,2018
【林靜芸專欄】為何樂觀的人傷口好得快,悲觀易有併發症?
二月 19,2019
【林靜芸專欄】人生很像外科手術,怎麼面對意外?
一月 03,2019
【林靜芸專欄】 學會「痛痛的生活」,讓自己邁向堅強!
十月 09,2018
【綠主張】最優雅的防失智日常練習:學著看畫與解讀偏見
十二月 20,2018
【綠主張】怎麼在熟悉的社區安老?關鍵在「居場所」
五月 15,2018
【綠主張】在宅醫療:什麼都交給醫院的時代已結束了!
三月 13,2018
【梁旅珠專欄】朝聖全球造價最貴杜蘭朵餐廳 一窺俄國大亨的豪奢品味
一月 29,2019
【梁旅珠專欄】熟齡翻新必去!東京網美新景點teamLab無界
十二月 28,2018
【梁旅珠專欄】悠遊日本東北名勝,住溫泉好宿感受侘寂之美
十二月 05,2018
影 音
神經很有事
我輩中人
時光心蘊
瀏覽影音全部
鄭淳予醫師:三餐怎麼吃?才能補腦抗老防失智
一月 24,2019
鄭淳予醫師:寒流來襲,5招預防天冷頭痛
十二月 20,2018
張曼娟我輩中人十一:老可以有創造力,決定權在自己
四月 12,2018
張曼娟我輩中人十:中年後的智慧,感恩與認命
三月 21,2018
張曼娟我輩中人九:關於表達的性別差異?
三月 21,2018
鄧惠文時光心蘊五: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三月 21,2018
鄧惠文時光心蘊四:「歐巴桑」,可以是很美的稱呼
三月 21,2018
鄧惠文時光心蘊三:當不再被稱為「小姐」,而是「大姊…」時
三月 21,2018
50+學院
50+選品
HOME
專 題
人 物
生 活
心 靈
理 財
健 康
創新安老
專 欄
影 音
50+學院
50+選品
50+夢想:李聿善,以為不能的終將克服!
更多影音
如何從自責的情緒中抽離?劉軒:試試用「第二人稱對話法」
71歲楊寶秀登上小巨蛋:罹癌後,才知生命錯在哪
斷捨離的心理學 劉軒教你從「捨不得」晉級變「捨得」
50+夢想:彭大維,禮儀師的「活著」計畫
如何老得有質感?101歲人瑞張祖詒:秘訣4字「聽太太話」
鄭淳予醫師:三餐怎麼吃?才能補腦抗老防失智
50後,居家空間與心靈空間,該如何打造?
鄭淳予醫師:寒流來襲,5招預防天冷頭痛
50+街訪:年輕人,我們老了嗎?
郭強生-50後,快樂的定義不一樣了
1
2
3
下一頁
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