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維持體力與記性?洪蘭:去運動吧!鍛鍊骨頭竟能防失智
編按:人體骨骼不只是支架,造骨細胞分泌的骨鈣素調節新陳代謝,跟食欲、肌肉、生殖,甚至肝功能有關。破骨細胞製造荷爾蒙DPP-4,可以調節血糖。如果希望身體製造骨鈣素,延緩老化、糖尿病與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的一種),趕緊起身運動吧!
我是一個不愛動的人,一向奉行「一動不如一靜」,因此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我沒有影響,反正本來就不出門。但是最近有篇論文使我一看之下,立刻跳起來去健身房報名。
骨骼不只是身體支架 更與老化、糖尿病、阿茲海默症有關
過去,我們都認為骨頭是個架子,使肌肉有地方可以附著而已,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它竟然跟老化、糖尿病、阿茲海默症有關。
我們骨頭裡的造骨細胞會分泌骨鈣素,使我們長高並從受傷中復原,但是當實驗把老鼠製造骨鈣素的基因剔除後,牠們的骨頭竟然一樣發育,只是老鼠變胖了,記憶力變不好了,昨天學會的東西今天又忘記了。
當血液中骨鈣素濃度下降 肌肉、記憶與認知功能會變弱
原來骨鈣素還是個荷爾蒙,藉著循環全身的血液和其他器官溝通,調節我們的新陳代謝,跟食欲、肌肉、生殖,甚至肝功能都有關係。
研究又發現,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可以減輕糖尿病,原來破骨細胞(Osteoclasts)會製造一種荷爾蒙—DPP-4,可以調控血糖。骨鈣素還跟我們在遇到災難時緊急應變的戰或逃有關,因為切除了腎上腺、不能分泌皮質醇(Cortisol)的老鼠被電擊時,仍然可以做出緊急反應。一根骨頭能有這麼多的重要功能,真是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
我們的骨質在20歲左右到達頂點,然後慢慢走下坡,人到中年以後,血液中的骨鈣素濃度下降了,肌少症(Sarcopenia)、記憶和認知功能的缺失就慢慢出現了。骨鈣素會增加在肌肉中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的產生,而ATP是細胞內的能源,它也調控大腦中血清胺和其他跟記憶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所以中年後,我們的記憶、身體的運動機能,就逐漸不行了。
骨鈣素能改善記憶與體力 多運動保持骨鈣素分泌
過去認為這個衰老的歷程是不可逆轉的,但是最近科學家把骨鈣素注射進18個月大的老鼠裡(老鼠3個月成熟,6個月盛年,18個月已經是老老的老鼠),牠們跑迷宮的能力跟年輕的老鼠差不多,表示體力和記憶有返老還童的跡象。產生骨鈣素最好的方法是運動,我怕得阿茲海默症,只好去運動。
不過我很好奇,為什麼骨頭跟生存有關呢?很可能在遠古的時候,我們的祖先為了要逃命,骨頭必須提供肌肉ATP使它可以持久地跑,大腦還得記得獵食者出沒的地方,好避開它。為了使自己不變成別人的晚餐,骨鈣素便慢慢演化成活命的荷爾蒙了。
(本文摘自洪蘭著,《該怎麼成就你的人生》,天下文化出版)
※想上些有趣充實的課,發現新的自己?
50+學院:創新的熟齡專屬課程→https://50plus.pse.is/38f272
※50+為免費閱讀,歡迎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我們需要你→https://pse.is/uhxc7